有則報道讓我很受啟發(fā),說美國一家大公司非常重視安全工作,不管召開任何會議他們都有一個慣例,正式開會之前主持人必須說:“開會前,我先向諸位介紹安全出口。”而且,在會議室里還有一張?zhí)厥獾囊巫?,上面罩著一個紅布套,套子上寫著“如有緊急情況請跟我來”。這張椅子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坐,只有非常熟悉所在樓情況的人才有資格坐。公司還規(guī)定,上下樓梯必須扶扶手,在辦公室里不準奔跑,鉛筆芯要朝下插在筆筒內(nèi),喝水時手里不許把玩東西……,如此謹小慎微的安全教育、規(guī)章制度和具體措施,看起來只是安全生產(chǎn)管理中的一個個小元素,但正是這一個個小的安全元素,使得這家大公司一直保持著驕人的安全記錄,并造就了“讓員工在工作場所比在家里安全十倍”的神話,這就是享有全球最安全公司美稱的杜邦公司。
在杜邦看來,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。公司對事故的理解是基于簡單的統(tǒng)計分析:每100個疏忽或失誤,會有一個造成事故,每100個事故中,就會有一個是惡性的,所以,要避免造成大事故,不是要從“大”處著手,而是要從“小”處著手。
生產(chǎn)工作中許多的人為責任事故,究其根源都是由于平時不注重細節(jié),不把某些細小環(huán)節(jié)當回事,我們稱之為“習慣性違章”。例如:不戴安全帽、不系安全帶、不穿絕緣鞋、不戴絕緣手套,甚至操作前不檢查安全用具是否合格等等。有些細小的違章行為從表面看去微不足道,但實質(zhì)上卻蘊藏著巨大的危機。當錯誤成為一種習慣的時候,這個錯誤在自己的心目中就變成了正確的,長此以往必將釀成大禍。而杜邦公司正是抓住了安全生產(chǎn)管理中的一些微不足道的細節(jié)和元素,這些細節(jié)和元素正是安全生產(chǎn)中的命脈之穴。
安全無小事,“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”,這關鍵在于我們要抓好每一個細節(jié),我們必須從大處著眼、小處著手,從細微之處關注安全。(陳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