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3月22日的公司行政例會上,總經理喬偉海指出,精細化管理要求我們,在管理工作發(fā)中要注意有層次感,工作的計劃和安排要有層次,工作的組織落實要有層次,工作的檢查也要有層次。
系統(tǒng)理論告訴我們,每一個系統(tǒng)都有分系統(tǒng)、支系統(tǒng),而每一個分系統(tǒng)、支系統(tǒng)又分別都構成了各自的分系統(tǒng)和支系統(tǒng)。造船工程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系統(tǒng),工程越到后面,系統(tǒng)越龐大,要將這么龐大的一個系統(tǒng)理清楚,做到精細化管理,在工作中就一定要做到層次分明。
首先,在計劃和安排中要有層次感。在計劃中,要層層分解各施工單位、各工種、工序作業(yè)計劃,要使各班組、工位既能明確工作時間、工作任務,又能緊密結合,一環(huán)接著一環(huán),秩序漸進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。而且,一旦某項工程任務計劃下達,緊接著就要層層布置,層層宣貫、傳達作業(yè)的清潔要求、完整性要求、質量要求等等,使作業(yè)的班組,乃至工位與各項要求接口;
其次,在工作的組織和落實過程中要有層次感。要減少不必要的交叉作業(yè),從而避免作業(yè)過程中的各類清潔問題、質量問題、安全問題。特別是在當前大力推行PSPC涂層新規(guī)范的形勢下,要更加重視施工過程中的層次感,避免一哄而上帶來的對前道工序完整性的破壞;
再次,工作的檢查也要有層次。計劃部當前正在大張旗鼓地進行現(xiàn)場清潔造船和完整造船檢查,如果檢查沒有層次性,檢查完了就算了,不要求整改,不進行復查;或者,檢查到涂裝破壞了,就追究涂裝和正在分段上施工的單位的責任,預裝沒到位,就只追究預裝班組的責任,這顯然是不科學的。因為,某項工作沒做好,不但做事的人有責任,管理的人也有責任,并且相關工位可能也有責任。所以,計劃部就將四大造船執(zhí)行的第一次責任落實在了各大生產部門的頭上,再由生產部門層層檢查,層層查找責任,層層狠抓落實。由此可見,工作有了層次感,我們才能在實現(xiàn)各項要求的基礎上,百分之百地完成計劃,真正實現(xiàn)精細化管理的要求。(接自《歐華報》)